撰稿格式

一、論文格式

中文論文依下列撰稿格式,英、日文論文各依英、日文佛學學術研究之慣用格式。

(一)基本格式
  1. 版面設定:紙張大小A4尺寸。上下邊界4.5公分,左右邊界3.5公分。頁首與頁緣間距1.5公分,頁尾與頁緣間距1公分。
  2. 首頁:請含中文題目、作者姓名、所屬機構名稱和職稱、約300字摘要、3–5個關鍵詞。
  3. 末頁請附上述資料之英譯。
  4. 文字橫向排列,正文約10,000–25,000字,中文採新細明體,大小為12。英文和數字採Times New Roman,大小為12。梵巴藏採unicode字型,如Times Ext Roman。註腳採「隨頁註」方式,字型依據上述所示,大小為10。
  5. 所列出的引用文獻,必須與本文中注解引用之書目相符。
  6. 每段縮排第一行2字元,每段與前段距離為0.5行,行距為單行間距。
(二)標點符號用法
  1. 引用之書名及學報名:中、日文以《 》,英文以斜體字表示。
  2. 章名、論文名:中、日文以〈 〉表示,英文以正體字,但加“ ”表示。
  3. 專有名詞及引文:中、日文以「 」,英文以“ ”表示。第二級引號(即引號之內引號)用『 』、‘ ’。
  4. 獨立引文:左邊縮排3字元,引文文字採新式標點。佛典引文,用標楷體;其他引文,用新細明體。
  5. 論文標題層次體例請照:一、(一)、1.、(1)、A、(A)、a、(a)……。
  6. 中英紀元年代,及文字敘述中之數字,請以阿拉伯數字書寫。
(三)隨頁註腳格式
  1. 正文中的註腳號碼以阿拉伯數字表示,後空一格。
  2. 以隨頁註方式表示,一律置於每頁的下方。
  3. 本刊使用以下格式:
    (1)引用藏經
    • A. 引用佛教藏經如果使用略符,請說明略符使用方式。
    • B. 引用藏經時,請依序標冊碼、經號、頁碼、欄次、行碼。如:
      《雜阿含經》,《大正藏》冊2,第99號,頁177上。
      若是採用「中華電子佛典協會」(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,簡稱CBETA)之資料,請以下列方式列出:
      《雜阿含經》,CBETA, T2, no. 99, p. 177a3–7。
    • C. 如果引用《續藏經》,CBETA標明三種不同版本出處,例如﹕《天聖廣燈錄》(CBETA, X78, no. 1553, pp. 420c17–421a6 // Z 2B:8, pp. 298d6–299a1 // R135, pp. 596b6–597a1),請選擇其一種列出。如:
      《天聖廣燈錄》,CBETA, X78, no. 1553, pp. 420c17–421a6。
    (2)註腳中引用專書和論文之格式,如下:
    • A. 傳統文史方式
      印順,《性空學探源》,頁150–151。
      水野弘元,〈諸法句經の偈の比較對照〉,頁10–15。
      Nyanaponika,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, pp. 5–15.
      King, “A Comparison of Theravada and Zen Buddhist Meditational Methods and Goals.” History of Religions, 9: 310–311.
    • B. 社會科學方式
      除說明性註腳外,可採內文括弧夾註格式,參照格式與範例如下:
      格式(文中需註明出處的註釋或文中已出現作者姓名的註釋):
      中文:(作者,年代:頁碼)或 作者(年代:頁碼)。
      英文:(Author Year: page number) or Author (Year: page number).
      範例:
      中文:(釋印順1981:109)或 釋印順(1981:109)。
      英文:(Geiger 1912: 146) or Geiger (1912: 146).

二、引用文獻格式

(一)引用文獻排序方式
  1. 中、日文依作者姓名之筆劃排序,西文依作者姓名之字母順序排序。
  2. 同一作者文獻,依出版年代排序。同一作者同一年有數項著作時,再以a、b、c、……順序排列。
(二)引用文獻格式與順序
  1. 佛教藏經或原典文獻(依經號排序)
    • 《中阿含經》。《大正藏》冊1,第26號。
    • 《大智度論》。《大正藏》冊25,第1509號。
    • 《天聖廣燈錄》。《卍新纂續藏經》冊78,第1553號。
    引用自CBETA時:
    • 《中阿含經》。CBETA, T1, no. 26。
    • 《大智度論》。CBETA, T25, no. 1509。
    • 《天聖廣燈錄》。CBETA, X78, no. 1553。
  2. 古籍(依筆劃排序)
    • 《酉陽雜俎》。《四部叢刊初編子部縮本》。上海:商務印書館。1935年。
    • 《後漢書集解》。上海︰上海古籍出版社。2006年。
  3. 中日文專書、論文或網路資源等(依筆劃排序)
    • 水野弘元(1995)。〈諸法句經の偈の比較對照〉。《佛教研究》24:5–76。
    • 印順(1971a)。《中觀今論》。臺北:正聞出版社。(初版發行於1950年)
    • ———(1971b)。《性空學探源》。臺北:正聞出版社。(初版發行於1950年)
    • 舟橋一哉等著,關世謙譯(1993)。《佛學研究指南》。臺北︰東大出版社。
    • 何孟玲(2001)。《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》。(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)
    • 荻原雲來編(2012)。《梵和大辭典》(新訂版)。東京:山喜房佛書林。(最初發行於1940–1943年,東京: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編纂刊行會)
    • 釋恆清(1995)。〈《寶性論》的研究〉。收於釋恆清主編,《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──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》,頁169–230。臺北:東大圖書公司。
  4. 西文專書、論文或網路資源等(依字母排序)
    • Anālayo. 2010. “Attitudes Towards Nuns: A Case Study of the Nandakovāda in the Light of its Parallels.”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17: 331–400. Available at http://blogs.dickinson.edu/buddhistethics/files/2010/12/Anaalayo-Nandakovada1.pdf
    • King, Winston L. 1970. “A Comparison of Theravada and Zen Buddhist Meditational Methods and Goals.” History of Religions 9(4): 304–315.
    • Kornfield, Jack ed. 1977. Living Buddhist Masters. Kandy, Srilanka: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.
    • Keyes, Charles F. and Daniel E. Valentine eds. 1983. Karma: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
    • Nyanaponika. 1975.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. New York: Samuel Weiser. (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53, Colombo: Word of Buddha Publication Committee)
    • Ratnayaka, Shanta. 1980. “Zen is the Theravāda Branch of Buddhism in Mahāyana Countries.” In Buddh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Walpola Rahula, edited by Somaratna Balasooriya et al. London: Gordon Fraser.
    • Woodward, F. L. and E. M. Hare trans. 1932–1936. The Book of Gradual Sayings. 5 vols. Oxford: Pali Text Society.